我们需要注意,测试最大基础重量的时候,对体能区间采用的训练重量的取舍问题。通过公式可以看到,用25公斤做1次的时候,得到的是25公斤,然而当你用25公斤做4次的时候得到的是27公斤,5次是27公斤,这说明什么,随机挑选的重量能弯举的次数越多证明误差大,这个误差大带来的后果有两个:训练计划的不准确(所采用的重量较重,与能做的体能区间不对应,有些区间是力量耐力、爆发力、围度兼顾,但是高重量的情况会使训练者的区间前移,如果你想力量耐力、围度兼顾的话,这种前移会导致前移后的区间,肌肉对这种负荷的重量失去了锻炼力量耐力、肌肉围度的因子,只能锻炼爆发力,这是当期的不准确,如果一个健身周期完成后,你会感到比较吃力,尤其是对于练肌肉的健身者而言,往往出现一个平台,很难提高健身水平。);RM次数越大所得的最大重量越大会导致运动受伤(我们看到,超过10RM的最大重量,居然误差在6公斤,假若训练者恰好训练的是爆发力,根据区间前移,有可能训练者就会受伤。当然,根据同一个训练者不可能同一天最大重量发生变化的理论,这种误差6公斤的假设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采用1RM能做一次就能测出最大重量的假设也是不可能的,在不能采用1次弯举最大重量的前提下,最大重量不能臆测,只能根据任意随机的RM去评估最大重量,随机的重量依靠的是你对所需锻炼的体能区间进行合理判断取舍。当然,在实际当中,同一天最大重量有可能有些差别,做了三次最大重量测试有可能三次都不同,有可能是25公斤,有可能是26公斤,有可能是27公斤。)
所以,我们要合理判断取舍,要选择合适的训练重量,必须做到两点:尽可能采用较低RM去测评最大重量,如果4RM的对应最大重量是27公斤,做好休息间歇安排,专人监护,尽可能用较重的重量测评最大重量,如果你测试的重量6RM,那么对不起,应该重新采用较重的重量,这一次可能你能做4次,你可能对4次的结果比较满意,采用的最大重量是27公斤,当然前面说过,有可能你做5RM的时候是27公斤,有可能你做4RM的时候也是27公斤,这种不同身体状态导致的结果类同于上面所讲的三次最大重量测试,也相当于同一天你做4次连续的动作,有可能三个组间歇后每回的连续的动作所导致的最大重量测试结果为26公斤,27公斤,25公斤。所以如果重复进行测试的结果,不同的RM次数要做一个平均。有可能你说我们用公式算都比较准确了,而且还用的是高重量,但是实际上做到以上两点所得出的最大重量也是有待进一步准确化的,因为采用高重量的时候,你有可能不是一次就能随机采用到高重量所对应的区间,有可能是几次,那么这几次代入公式所得出的最大重量结果就要做一个平均值。
然而,这还没有完成。如果你将这个平均值应用到你的当前健身计划的时候,你有时候会发现,你会觉得在目标体能区间,这个重量重了或者轻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时候还要继续测试呢?没有必要了,新的测试得要等到一个训练周期结束。那么重了或者轻了的确重要,这会影响训练效果。我们应该采用的办法是,也就是判断方法是,你正确的做这个器械健身动作,是否能够做到力竭,因为力竭的本质是最大重量,是否力竭是判断最大重量对应的RM次数是否合理的因素。如果觉得采用的重量重了或者轻了,说明你是不可能在目标重量训练区间取得你所希望达到的效果的。举个例子,你希望减少肌肉围度的训练,重点发展力量耐力,但是力量耐力、肌肉围度兼顾,那么15次-20次是较好的区间,那么对应的重量选择应该是60%-70%,那么你此时单臂哑铃侧平举的最大重量如果是47公斤的话,那么对应的重量是(60%*47-70%*47)公斤。
如果你觉得重了的时候,会导致你加大了肌肉围度的训练,达不到你减少肌肉围度的效果,因为重量大的区间对应的是70%-80%,所反映出的现实状况是你力竭情况下做不到15次,有可能是13次,这跟70%-80#所对应,所以试着减少重量到你觉得一组训练可以达到15次为止,至少能达到15次,但是我们如果要做长期打算的话,建议用较轻的重量比如能做20次的重量,或者中间值17次或者18次的重量。觉得轻了,你会很容易的到21次或者23次等等才会力竭,这样就要适当增加重量,知道能做20次力竭为止,同样建议较轻的重量。根据区间调整轻重取决于对体能目标的取舍。较轻的重量会具有长期计划,肌肉变化慢,如果想短期达到效果会选择较重的负荷。